登录

帐户输入有误

帐户输入有误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注册

帐户输入有误

帐户输入有误

帐户输入有误

帐户输入有误

消费保首页

张庆芝:中国本土的研究离诺奖有多远?

来源:《消费电子》杂志社 江忞婠 2019-01-08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渴望诺奖太久了,但在科学这片浩海里,我们才刚刚起航,辨清前行的方向才是首要任务,波涛翻滚,汪洋无际,于我们而言,每一次涌现的小小浪花都是奇观。

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以下简称诺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也是各国彰显科技实力的大舞台。诺奖的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自设奖以来,美、英、德三国占获奖总人数的70%, 日本在进入新世纪后,于2001年提出了“50年30个诺奖”的计划,截至2018年,已实现大半。那么,中国本土的研究离诺奖有多远? 本期,《消费电子》杂志社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庆芝,她从博士后阶段开始研究基于科学的创新,潜心梳理三大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成果,并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与划分,试图从中找出答案。

微信图片_20190108112508.jpg

基于科学的创新

大而灵动的眼睛,一身休闲的着装,漆黑的头发随意散落在肩上,单看外貌很难把张庆芝和一位科研人士联想到一起。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越来越被她缜密而清晰的思维所吸引,采访期间甚至不用我的引导,她就能随时给予我所需的“金观点”。与其说我在采访她,不如说是她拉近了我与科学领域间的距离,向我揭开了科学神秘的面纱。


张庆芝撰写的《基于科学的创新-从诺贝尔获奖成果到商业产品的过程研究》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本书以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获奖成果的科学发现到商业产品的过程为切入点,沿着“什么是基于科学的创新—这类创新的基本过程—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家是怎样参与及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这类创新的基本模式”这一逻辑思路,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基于科学的创新这个领域,从而为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与追赶提供经验借鉴。

微信图片_20190108112503.jpg

缺乏原创性成果

采访中,张庆芝特别提到我国目前在基于科学领域,如生物医药、化学、纳米、新能源等领域的原始创新较为薄弱。尽管我国每年发表的SCI文章数量已达全球第二,但真正原创性成果非常稀缺,与美、英、德、日等国家的差距非常大。此外,对基础研究的原创性重视程度不够,过度强调论文的数量,也对科研产生了不健康的压力,导致科研工作者急功近利,难以潜心做真正的有原创思想和原创观点的研究。

对基础研究的应用性重视不够

对基础研究的应用前景重视不够,也是造成我国的研究与诺奖无缘的主要原因。采访中张庆芝举例说,美国的生物学研究一直和医药健康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德国的化学研究,也和德国一流的化学品制造业紧密结合。张庆芝的研究发现,诺奖成果中有很多基础研究也是和应用紧密结合,并且实现了成功的商业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些诺奖成果固然是基础研究,但其和经济、市场、产业紧密结合,对人类生活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在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基于科学的创新中更是如此。张庆芝通过对基于科学的创新研究,发现在每一项基础科研成果的商化过程中,企业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实现基础成果转化,必须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而国外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有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做法。例如美国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使私人部门享有联邦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和处置权成为可能,这一制度使得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基础科研成果能够顺利转移到企业,产生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动力。欧洲等国也颁布了类似的法案,打通了科研成果转移的通道。虽然中国早在2014年颁布了类似的法律,但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要让高科技人才流动到企业至关重要。张庆芝说,我国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进入到企业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都愿意去高校或科研机构就业。如果企业缺乏高科技人才,怎么能够承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又如何实现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因此,如何让高科技人才与企业更紧密地结合,吸引科技人才流动到企业,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让科研人员“富”起来

采访进行到一半,我不禁好奇:在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的进程中,我们是否要鼓励科学家创业?她回答道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杜绝跟风现象,科学家还是需要沉下心做科研,只有做出一流的成果后,才可能进行后期的成果转化。而对于那些已经做出优秀科研成果,并有转化意愿的科学家,我们要全力给予支持,让他们能够参与到商业化中去。诺奖成果的转化,很多也正是在诺奖科学家的推动下,成功实现商业化的。” 我们能做的是为科学家扫清转化途中的障碍,让他们能够安心做科研,放心地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我们需要建立激励制度,使科研人员也能从成果转化中获得收益,让他们实现财务自由,这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张庆芝直接向记者表达出这个略带棱角的观点。

培养产生诺奖的土壤和环境

回归到诺奖本身,为何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奖舞台上黯然失色?她说道:“诺奖确实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痛点,在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获奖的本土研究及本土科学家只有屠呦呦一人。尽管有很多华裔科学家能够获得诺奖,但他们的研究并不是在中国开展的。”谈到这里,张庆芝认为,我们要借鉴国外丰厚的科研成果及基础经验,通过制度完善,让国内顶尖的企业能够承接诺奖成果的转化,积极培育产生诺奖的土壤和环境,从而缩小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上离诺奖的距离。


当我问到中国距离诺奖最近的“人工合成胰岛素奇迹”还会重现吗?她回答道:“在未来,中国也许会零星的蹦出这样的世界级成果,但仅靠单个天才或天才团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好“诺奖金字塔”最底端的根基。”

1546918403(1).png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渴望诺奖太久了,但在科学这片浩海里,我们才刚刚起航,辨清前行的方向才是首要任务,波涛翻滚,汪洋无际,于我们而言,每一次涌现的小小浪花都是奇观。

研究中的挑战

正如每位与真知较量的勇士一样,张庆芝在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对诺奖成果的梳理,以及对商业化成果的判断,工作量巨大。诺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方面我的团队成员帮了我很大的忙。”另外在判断科研成果是否实现了商业化这方面,工作量也不容小觑。科研成果从基础研究到实现商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需要对这些成果从最开始的起源到后续的转化过程进行系统梳理,而这也是一个困难且冗繁的过程。“诺奖还有很多成果正处于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对其做进一步的追踪。”


微信图片_20181210143150.jpg

张庆芝犹如千万个科研人士的缩影,伏案工作、不知疲倦,每日将点滴智慧汇聚到国家这栋伟大的知识大厦之中,还有很多个我们不知名字的科研人士,亦是如此。

在大众眼里科研工作者非常神秘,人们会对其日常生活怀揣“敬畏之心”,抱着“好奇之欲”。随着采访进入了尾声,我也向张庆芝抛出了我的疑问。她坦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做科研是一个很耗时的工作,并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点。而她也会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在闲暇之时读书、旅行、听歌、滑雪,做到劳逸结合。

结语:

对张庆芝而言,她希望能在基于科学的创新这个领域,继续钻研下去,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和经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继续沉淀,等待绽放,以点滴积累终会唤起我们的希望。美国著名诗人爱默生曾说:“人类所抱有的疑念,就是科学的萌芽。”的确,真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等待与探索。


  • 诺贝尔奖
  • 屠呦呦
  • 张庆芝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首页 网站介绍 记者证公示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CE Magazine. 消费电子杂志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375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43号